[B站] 2009年斯诺克英锦赛决赛 丁俊晖vs希金斯 全场录像
[优酷] 2009年斯诺克英锦赛决赛 丁俊晖vs希金斯 上半场录像
[优酷] 2009年斯诺克英锦赛决赛 丁俊晖vs希金斯 下半场录像
好球直播吧讯 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4日晨,09年斯诺克英锦赛终于在泰尔福德落下大幕。中国选手丁俊晖在6-7落后的情况下最终以10-8击败“巫师”约翰-希金斯,继05年之后第二次在英锦赛封王。捧得个人第四座排名赛奖杯的同时,丁俊晖也终结了自己三年多的排名赛冠军荒,并成为第七位至少两次拿到英锦赛冠军的球员,也是第一位做到这一点的英伦三岛之外的选手。
斯诺克英国锦标赛是每年岁末的最后一站职业排名赛,地位仅次于世锦赛。05年曾在此夺冠的丁俊晖在本届比赛中也有着令人满意的成绩。在逆转邓恩、完胜卫冕冠军墨菲、险胜卡特、再次击败马奎尔之后,丁俊晖首次连续两站排名赛进入决赛。
本站之前世界临时排名第一的希金斯先后在泰尔福德淘汰了沃顿、罗伯逊和梁文博三位80后选手,并在半决赛决胜局扼杀了奥沙利文的反攻,继2000年第二次夺得英锦赛冠军之后再次获得了争夺冠亚军的机会。
从历史交战记录上看,丁俊晖3胜2平8负处于下风,最近的七次交手无一取胜。他唯一一次在排名赛击败希金斯是在06年的北爱杯。那一次,丁俊晖最终打进决赛收获了他第三座也是目前为止最后一座排名赛奖杯。
上半场中,丁俊晖先后打出单杆81、69和63分,希金斯也有着67、67和80同样的三杆60+。丁俊晖四次领先四次被希金斯追平,相信二人在气势和状态上都不相上下。
下半场开始后,双方的争夺依然非常激烈。第九局,率先得分的希金斯炸球时误将红球炸进袋,随后又给丁俊晖留下长台机会,丁俊晖反超到46-21时架杆底袋红球不进,但希金斯在打进红球后黑球也晃袋停了下来。丁俊晖上手一直打到黄球,以58-22胜出,5-4。
第十局,希金斯在防守中留下了机会,但刚打了6分丁俊晖出杆就又出了问题,母球跳了起来,这已经本届比赛至少第三次出现这种情况了。希金斯趁机用两次进攻取得了65-6的领先。丁俊晖试图翻盘,但希金斯不但成功用斯诺克罚了丁俊晖7分,还先后打进两颗红球,67-21第五次将比分扳平,5-5。
第11局,丁俊晖先得24分,希金斯一次出杆中球杆碰到了下面的黄球,被罚4分。在丁俊晖中袋失误后,希金斯也只拿到12分。丁俊晖再次上手,用一杆60分将总分改写为6-5。
第12局,丁俊晖先是因为一杆斯诺克送上4分,又因为没打到希金斯留在袋口的红球再送4分。此后希金斯连续进攻得分,打出一杆91令双方第六次战平,6-6。
第13局,丁俊晖打进红球后做了斯诺克,希金斯第二次解到,并且以完美的力度造成贴球。随后丁俊晖防守露出底袋红球,希金斯连拿42分。紧接着丁俊晖进攻打薄,希金斯重新开始得分,以68-5取得了本场的首次领先,7-6。
不过,刚刚在总分上取得领先的希金斯就在14局开局的进攻中打丢了中袋的蓝球,丁俊晖上手直接打出一杆74分,本场决赛第七次出现平局。
第15局,也许因为打得太久有些累了,二人的准度都有些下降。希金斯首先以46-34领先,双方开始围绕最后一颗红球展开防守战。在被丁俊晖一杆斯诺克连罚了两次之后,希金斯第三次解球竟然神奇解进!不过希金斯的好运并没有持续很久,清台时简单的咖啡球被他停在了袋口。丁俊晖笑纳大礼完成清台,以8-7再次领先。
第16局,首先取得49-22领先的希金斯在长时间的防守中出错,丁俊晖追到42-49见机会不好谨慎选择了防守。当机会再次到来时,丁俊晖从黄球打到粉球,以62-49胜出,9-7先达赛点。这也是丁俊晖在6-7落后的情况下连赢的第三局。
第17局,已无退路的希金斯放手一搏打出一杆115分,但他在第18局刚刚得到27分就打丢的红球却成为了他本场的最致命失误。丁俊晖稳稳打出一杆75超分。尽管希金斯仍不甘愿放弃还在尝试用斯诺克反击,但最终丁俊晖还是以84-36拿下了制胜局,以总比分10-8锁定了胜利。
在先后通过击败亨德利、戴维斯和奥沙利文成为最年轻的三项排名赛冠军之后,丁俊晖再次踩着一位天王的肩膀,夺得职业排名赛的桂冠。
凭借这个冠军,丁俊晖不但可以拿到8000个积分和10万英镑的奖金,还同时结束了自己长达三年多的排名赛冠军荒。另外,丁俊晖也成为蒙特乔、戴维斯、亨德利、奥沙利文、希金斯和威廉姆斯之后,第七位至少两次拿到英锦赛冠军的球员,也是第一位做到这一点的英伦三岛之外的选手。
附:丁俊晖VS希金斯具体比分
上半场(4-4):93(81)-11, (43)43-75(67), 101(69)-27, 32-77(67), 78(63)-4, 51-62, 65(44)-49(45), 0-96(80)
下半场(6-4):58-22, 21-67, 78(50)-12, 12-99(91), 5-68(42), 75(74)-5, 64-58, 62-49, 18-115(115), 84(75)-36